故意伤害罪是刑法哪一条
故意伤害罪是《刑法》第二百三十四条。
1.该条约明确规定,故意伤害别人身体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2.若致人重伤,则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3.若致人死亡或以特别残忍方法致人重伤导致紧急残疾,将遭到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的严厉惩罚。
这一条约明确地界定了故意伤害罪的法律后果,为司法实践提供了明确的法律依据。
2、故意伤害罪的入罪标准
故意伤害罪的入罪标准主要依据伤害后果的紧急程度来断定。具体而言:
1.故意伤害别人身体,若构成轻伤,则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管制。这表明,即便伤害程度未达到重伤或死亡,只须构成轻伤,就可能触犯故意伤害罪。
2.致人重伤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重伤标准一般涉及身体机能的紧急损害或长期没办法恢复的功能障碍。
3.致人死亡或以特别残忍方法致人重伤或导致紧急残疾的,将遭到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死刑的严厉惩罚。
找法网提醒,这种情形下的故意伤害行为,其社会风险性和主观恶性很大,因此法律予以严厉惩处。
故意伤害罪是不是适用缓刑
故意伤害罪在符合缓刑条件的状况下,是可以适用缓刑的,依据《刑法》第七十二条的规定:
1.对于被判处拘役、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若同时满足以下条件,可以宣告缓刑:
犯罪情节较轻。这意味着故意伤害行为的社会风险性相对较小,未导致紧急后果。
有悔罪表现。犯罪分子需表现出真诚的悔罪态度,积极赔偿被害人损失,争取被害人谅解。
没再犯罪的危险。通过评估犯罪分子的个人状况、社会背景等原因,觉得其再犯罪的可能性较小。
宣告缓刑对所居住社区没重大不好的影响。即缓刑的实行不会对社区的安全稳定导致威胁。
2.对于不满十八周岁的人、怀孕的妇女和已满七十五周岁的人,若符合上述条件,应当宣告缓刑,这表明,法律在维护社会秩序的同时,也充分考虑了犯罪分子的个人状况和人道主义关怀。